"滂沱大雨"这个成语,描绘的是那种倾盆而下、铺天盖地的暴雨。"滂沱"二字,不仅写出了雨势的凶猛,更暗含着一种天地交融、万物沐浴的磅礴意境。但不少人都把“滂沱”误读为páng tuó,其实它的正确读音是 pāng tuó。
滂,读作pāng,是一个形声兼会意字。从氵(水),其古文字形像是水流,由氵字旁组成的字大多与水有关,如:溪、流、江、河、湖、泊、汪、洋、海等;在这里表示“滂”与水有关;旁表声。
《说文解字》中说:“滂,沛也。”所以“滂”的本义是形容水势盛大、漫无边际的样子。
如:滂霈(雨大的样子);滂澍、滂泽(大雨);滂流(涌流);滂薄(水势盛大)、滂湃(pāng pài)。
沱,读作tuó,是一个形声字。氵(水)表意,其古文字形像是一条河流,表示“沱”与水有关;它表声,是蛇的本字,表示“沱”这儿条河流像是蛇一样弯曲。
《说文解字》中说:“沱,江别流也。” 所以“沱”的本义是长江支流的通名。
如:潭沱(随波流动的样子)、颓沱(雨向下宣泄)、沱若(涕泪纷落如雨貌)
展开全文
而“滂沱”一词,指的是下大雨的样子,形容雨下得很大,如大雨滂沱。也可以用来比喻眼泪流得很多,哭得厉害,如涕泗滂沱。
“滂沱”的古诗词
诗仙李白的诗:“耻作易水别,临歧泪滂沱。”
诗圣杜甫的诗:“ 不劳烈士泪滂沱,男谷女丝行复歌。”
宋代文学家张耒的诗:“空将泪作雨滂沱,泪痕有尽愁无歇。”
这三句诗词中的“滂沱”指的都是眼泪流得很多。
南宋文天祥的诗:“浮云黑如墨,飘风怒如狂。滂沱至夜半,天地为低昂。”
元代李道纯的诗:“霎时云雨大滂沱,万气咸臻真快乐。”
这两句诗中的“滂沱”指的是雨下得很大。
所以“滂沱大雨”的正确读音是 pāng tuó dà yǔ,形容雨势极大、倾泻如注的暴雨场景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