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前管仲活着,一切还好,管仲一死,齐国就开始走下坡路,等到齐桓公死的时候,立马引发了国内的继承危机。
齐桓公本人死了几个月都没人管,大家都忙着争夺君位,齐国的霸主地位,更是急剧下落,有做的差的典型,自然就有做的好的,孔子就非常赞扬鲁国的一个女性,敬姜夫人。
她是孔子口中非常推崇的一位女性,遵守各种礼法,堪称是道德楷模,有一次对姜夫人说了一句,寡妇不夜哭,被孔子知道后,对她是大加赞扬。
我们知道,儒家的礼仪无处不在,丧礼上更是细致入微,不但在服饰上产生了五服制度,就连你在什么时候哭,该哭得多惨烈,哭几声,都有详细的规定。
敬姜夫人死了老公,原本是非常伤心的事,但她哭得非常有节制,完全是按照儒家的礼法在哭,尤其是说了一句,寡妇不夜哭。
为什么寡妇不能夜哭呢,主要是因为寡妇夜哭的话,会容易让别人认为你这是怀着情欲在思念丈夫,是一种非常不克制的行为。
古人常说,寡妇门前是非多,作为女人死了丈夫,本身就容易遭到各种非议,这个时候,如果夜里哭泣的话,很容易让人产生不好的联想。
而礼仪的作用,就是防微杜渐,一点微小的苗头都要掐灭,不能给任何人可乘之机,古代通常都是大家族聚集,很多不检点的人,很容易犯错误。
尤其是古人结婚年龄都比较早,有的人虽然名义上差着辈分,但实际岁数其实也差不了几岁,很容易引起各种问题。
红楼梦里,秦可卿和自己的公公有私情,实际上他们两个也差不了多大,甚至抛开道德而言,他们两个还可能是真爱。
当然这是被儒家严重反对的行为,因此作为日常的礼仪,就一定要严格遵守,夜里坚决不能哭丈夫,要不然会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拿来说事。
很多事没有那么容易说清楚,尤其是你到底是怎么想的,众口铄金,为什么与流言保持距离,就需要以礼自防。
寡妇不夜哭,是古人在长期的日常生活中,总结出来的一套生活准则,目的是在男女关系上防微杜渐,在古代社会,这种做法是非常有必要的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