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今的社会,学车买车已经成了很多人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之一。我们知道现在汽车上的主要潮流主要是以自动挡为主体,尤其是对一些女性朋友和刚考完驾照的新手来说是再适合不过了。在自动挡的车型中又分为普通自动挡和手自一体。你们知道它们有什么区别吗?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,自动挡、手自一体有什么区别,哪一个更好?老司机一语道破真相!
手自一体的默认状态是自动挡,在切换成手动时需要先切换到M挡,然后才可以自主的控制升降挡位。在一些汽车的升降挡上可以直接用档杆来完成,即为M挡上的“+、-”号。而另外一些手自一体的升降挡操作,是在方向盘的后面设计成为两个换挡拨片。
普通自动挡则是没有这个档位的,只能是用D挡来行天下。另外一些普通的自动挡还有S挡这个档位,一般是在上坡或者超车的时候才会使用的。当然相比之下,它肯定没有手自一体的操作感强一些,手自一体就是介于自动挡和手动挡之间的,他可以说是没有离合踏板的手动挡。
那么到底是普通自动挡和手自一体的操作方式,哪一种更好呢?普通自动挡汽车,你只要会踩油门就可以了。而手自一体的车型,它就很好了综合了自动挡以及手动挡的特点,能够使车子具有较好的行驶状态,还会增添一些开车中的乐趣。
老司机告诫我们,自动挡的汽车是严禁用空挡来滑行的。这样开不仅不省油,而且还会对发动机造成伤害。普通自动挡和手自一体的汽车在省油方面差别并不是很大。但是对于能够熟练使用M挡的老司机来说,还是可以起到省油效果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