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货物被海关扣下的处理方式,取决于扣押原因、货物性质以及所在国家的海关规定。以下是业界常见的处理流程和应对措施:
确认扣押原因
海关扣货通常由以下原因引起:
1.申报出现问题,如货值不符、品名错误、缺少必要文件(如发票、装箱单)。
2.认证缺失,如出口新加坡未提供PS B认证、出口欧盟无CE认证等。
3.敏感或违禁品,如电池类、化妆品、濒危物种制品等。
4.知识产权侵权,如假冒品牌商品。
5.税费争议,如低报货值逃税。
紧急处理方案
1.首先联系货代或报关行,获取《扣押通知书》,明确具体原因后,可以先核对HS编码,确认是否需要特殊认证。
2.补充文件或认证补办认证,如PS B、CE等,可通过加急服务缩短周期(如48小时出报告)。
3.提交真实贸易单据,如合同、发票、原产地证等。
4.申请临时解押,提交保 证金(通常为货值10%)或承诺补交文件,申请暂存保税仓以降低仓储费。
5.最后通过海关系统在线提交解押申请。
6.退运或转运若无法清关,可申请退运至发货地或转运至第三方港口。
长期合规策略
1.建立前置审查机制,出口前确认目的国认证要求(如新加坡CPS法规)。
2.委托专业清关代理,尤其对敏感货物(如危险品、化妆品)。
3.购 买货物保险覆盖扣押期间的仓储和潜在损失。
若问题未解决,海关可能:
1.公开拍卖,适用于一般罚没货物。
2.销毁货物,如违禁品、不合格食品等。
3.移交主 管部门,如文物、濒危动植物制品。
4.抵缴罚款,若企业逾期未处理。
5.避免低报货值,易引发补税或罚款。
6.复杂案件建议委托报关行或律师处理。
关键注意事项:48小时黄金期,新加坡等国家要求快速响应,否则可能产生高额滞港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