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九一词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,中是表示到达,九是表示最后阶段的意思。中九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杨慎《养正斋语录》:“事中九九,九九归一”,意思是事情到了最后阶段,就要集中精力,全力以赴,力争一次成功。中九还一个字面意思就是指农历的每月初九。如果是按照前者,那么中九丸出现的年代是明代之后。中九丸又有:仙丹 九转回春丹 九转还魂丹之称。说了这么多,那么中九丸到底是什么呢?
歌曰:中九丸来味不多,说破异药笑哈哈,任他诸般奇怪证,每服数丸起沉痾(异药是指:三打灵药 银翠 石青 金丹)。《外科十三方考》中中九丸有两个组方:
第一个处方:三打灵药一钱 金丹一钱 银翠三钱 石青五分
制法:共研细末,用面糊趁热合药为丸,如风仙子大备用。
用法:每服一分,病重者,可由二分加之三分,用温酒或温开水送服,服至毒消尽时为止,忌食萝卜。如系阴证,可加石青一钱,余症不用。畏寒者,可加百草霜五钱。疔疮忌服。小孩减量。间有发现头晕者,不必畏惧,过一时即消失矣。
第二个处方:三打灵药六钱 金丹三钱 石青四钱 银翠四钱 蟾酥二钱 熊胆三钱 珍珠二钱 麝香一钱
制法:以枣泥为丸,如小黑豆大,朱砂为衣。(丹药文化注:上方研磨混合,以无皮无核大枣一公斤为辅料)
用法:每服两三丸,用龙眼肉包好,白糖水送服,每日两次,病重者,可服三四丸。血燥之人可加牛黄,如无牛黄,可用九转胆星(即天南星经胆汁炮制后之品)代之。
中九丸以金石药为主体,功能清血解毒,性热而猛,窜走经络,逐毒下趋。专治阴疽恶毒,及阴阳夹杂,症偏于阴者。无论身体何部生疮,凡漫肿无头,日轻夜重,皮色不变,顽麻木硬等患,均可服用此丸,未成者消,已成者溃。和平稳便,确有殊功。
展开全文
以上从歌曰至确有殊功为《外科十三方考》原文,其中三打灵药原文称作锅烈,与现代称法有别,现在锅烈一般是指三打灵药的丹底料,在其书中也对此也有描述,为了不引起读者误解,上面我直接写三打灵药。从中可以看出,中九丸主要组成药物是三打灵药 银翠 石青 金丹。而最核心的药物就是三打灵药。下面说一下三打灵药炼制方法:
处方:水银一两 白矾一两 火硝一两 食盐一两 朱砂五钱 皂矾一两
1. 先将水银之外的药物粉碎研末,充分混合,炒去水分,然后平均分成三份备用。
2. 取上面一份与一两水银充分研末,然后炼制,炼制出一打灵药,为红黄白三种颜色。
3. 取上面炼制出的一打灵药与第二份备用料充分混合研末,炼制出二打灵药,颜色为浅黄色。
4. 取上面炼制出的二打灵药与第三份备用料充分混合研末,炼制出三打灵药,颜色为白色。
《外科十三方考》中说:药经三打,则水银之本性死绝,服食遂无流弊。我肉眼观察,一打灵药应该是红升丹 黄升丹 白降丹的混合体,二打和三打外观更像是白降丹,但是我们也没有条件做化学分析,仅此而已。曾经有朋友拿我们的白降丹去做化学谱系,就是那种曲线型分析(具体我也不懂),说和氯化汞的曲线类似,但是不重叠,也就是说不完全一样,当时我也解释不了。后来想到,炼制白降丹不只是盐和水银,还有朱砂 雄黄等很多药物,所以才和人工合成的氯化汞不完全一样,这也说明了白降丹就是白降丹,不能等同于氯化汞。那么三打灵药经过上面反复炼制,最后类似白降丹,但是肯定不能等同于白降丹,性能以及化学结构应该发生了变化。
我曾蘸取三打灵药放在舌尖,味苦,收涩感,对舌尖感觉不到明显的腐蚀性。中九丸中三打灵药含量18克,用一公斤枣泥做丸,莱菔子大,每次服用5丸,每日一次,病重者可增至10丸。也可每次二三丸,一日两次服用。这样的量,每日服用的的三打灵药含量是极小的。笔者(丹药文化)曾用几百克的小兔做实验,每次5丸,每天一次,连喂7天,小兔仍是活蹦乱跳。但这并不是说中九丸可以无所顾忌的使用,需要正确辨证才行,后面的文章我们会逐步涉及中九丸的治疗范围以及主证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